簽合同時,你是否也曾盯著那行“印花稅”費用嘀咕:這筆錢到底該不該交?別小看這小小的印花稅,忽略它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!
去年,某公司簽下一份200萬的設備采購合同,財務人員誤以為不用貼花。稅務稽查發(fā)現后,不僅補繳了600元稅款,還繳納了滯納金并被處以0.5倍罰款。小小印花,疏忽可能帶來真金白銀的損失。 
哪些合同必須繳納印花稅?今天一次說清!
📍 一、這5類合同,簽了就要繳印花稅(依據《印花稅法》附《印花稅稅目稅率表》)
買賣合同
- 關鍵點: 個人書立的動產買賣合同目前免征(重大利好。。
- 舉例: 公司向供應商采購100萬元原材料簽訂的合同。
承攬合同
- 舉例: 服裝廠委托加工廠生產一批定制工服簽訂的加工合同。
建設工程合同
- 舉例: 房地產公司與建筑公司簽訂的商品房施工合同。
運輸合同
- 舉例: 電商企業(yè)委托物流公司運輸商品的貨運合同。
📍 二、這些合同也需注意!雖非常見但同樣應稅
- 借款合同: 銀行及其他金融組織與借款人簽訂的借款合同(稅率萬分之零點五)。
- 融資租賃合同: 性質特殊,按租金總額參照租賃合同繳納(稅率千分之一)。
- 保管/倉儲合同: 保管費或倉儲費為計稅依據(稅率千分之一)。
- 財產保險合同: 保費收入為計稅依據(稅率千分之一)。
- 技術合同: 技術開發(fā)、轉讓、許可、咨詢或服務協議(稅率萬分之三)。
- 產權轉移書據: 如專利權轉讓、土地使用權出讓/轉讓、房屋買賣過戶合同等(稅率萬分之五)。
📍 三、重要免稅政策:這幾類合同不用交!
- 個人住房相關: 個人買賣、租賃住房簽訂的合同(買賣合同免、租賃合同免)。
- 金融扶持: 無息/貼息貸款合同、國際金融組織向我國提供優(yōu)惠貸款書立的合同。
- 特定借款: 金融機構與小微企業(yè)簽訂的借款合同(目前有免稅優(yōu)惠)。
- 日常小額: 個人書立(除證券交易)的動產買賣合同、收款憑證等。
🚨 四、繳納印花稅,這些坑千萬別踩!
- 計稅依據≠合同總額: 增值稅單獨列明的,通常按不含稅金額計稅(如設備采購合同)。
- 電子合同同樣有效: 需按規(guī)定繳納印花稅。
- 簽訂即產生義務: 無論合同是否執(zhí)行或最終作廢。
“
政策警示(2022年7月起施行):
原《加工承攬合同》等稅目已并入《承攬合同》;《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》《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》統(tǒng)一為《建設工程合同》。
”
💡 實用貼士
簽訂合同時,建議財務或法務提前介入,明確合同性質及印花稅處理。建立內部合同臺賬,定期梳理自查,避免遺漏或錯誤申報。
合同千萬條,合規(guī)第一條。
印花稅雖“小”,合規(guī)事大。轉發(fā)收藏本文,下次簽合同前對照自查,讓企業(yè)遠離稅務風險!📌
“
注: 本文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法》及相關規(guī)定整理,具體執(zhí)行以最新政策及當地稅務機關要求為準。復雜業(yè)務建議咨詢專業(yè)稅務顧問。
” |